<u id="f2vtw"><source id="f2vtw"></source></u><u id="f2vtw"></u>

<u id="f2vtw"><video id="f2vtw"></video></u>

登錄或注冊退出個人中心我要發帖0660-6909888打造本地最大生活服務平臺微信掃一掃
陸豐碣石明代進士李實軼事記……發布時間:2021-01-11 10:31:16閱讀數:

“御史李石洲讀書處”石碑

李實,字石洲,坊廊都(今陸豐市碣石鎮)人,明嘉靖八年乙丑科進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南京御史。近日,記者在碣石鎮、村干部的帶同下來到該鎮南關,相傳當年李實讀書處,懷想前輩風采。

南關苦讀終成名

碣石鎮南關,也稱石洲,以李實的字作為別名。今屬碣石鎮淺海村。南關舊有一座關帝廟,相傳始建于宋代,廟狹而古,村干部告訴記者這里正是當年李實讀書處。李實衣錦還鄉時,曾為古廟題寫門聯“東漢英魂來碣石,南關此地即荊州”,迄今猶存,只是年長月久,風雨剝蝕,字跡有些模糊。上世紀九十年代,當地民眾募款在古廟之前新建關帝廟,古廟則保留了舊觀,已顯殘破。

為紀念前賢,并激發年輕人立志奮發、苦讀進取之精神,后人在古廟后巨石旁豎一石碑上刻“御史李石洲讀書處”,旁有兩碑,一刻署名“三韓楊鈞”題《留別三軍與里中父老》詩一首,查百度楊鈞乃清末民國名人王闿運的弟子,其兄為楊度。不知是否此人?一記敘重修關帝廟經過。

李實生于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卒年不詳。其父名貴,孝悌寬仁。李實的嫡母強氏,其先祖乃常州無錫(今江蘇無錫)望族,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碣石建衛時,來碣石戌邊并定居繁衍生息。強氏賦性敦儉勤默,精通經史,尤善書法,生有一子。庶母丘氏,生五男一女,李實為庶母所生,排行第二。他少從家學,聰慧勤敏,深得強氏疼愛,強氏“一衣一味皆推以與實”。

李實少小時,因遭豪家誣擠,家道中落,嫡母勤懇輔導十四載,為李實的文章事業打下了扎實的基礎。青年時期,迫于貧寒,李實曾投宿碣石永興古寺,為僧人抄寫經文謀食。當時寺規,敲鐘后僧眾集膳堂食齋,僧人深以李實為累,有一次竟先食而后敲鐘,等李實來到膳堂時齋食已無存。李實深感恥辱、怒而離寺,前往南關發憤讀書。在南關,李實留下一首《答友人》,頗能表現當年況味:

何處人能識淡交,
肯垂青眼到蓬茅?
蒼苔露濕和煙踏,
白板云封帶月敲。
汲水欲烹茶灶冷,
提壺去買酒錢高。
知君勘破斯文味,
空口閑談過此遭。

南關原本是一海島,直到1971年圍海造田之后,才同碣石鎮區連成一片。李實在南關苦讀時,南關只有一座關帝廟,幾株榕樹,隨處可見巨石,石縫中長出野草和灌木。來人必須乘小船而至,上下船得脫鞋襪,卷褲管,涉過淺水,踏過一步一堀的沙灘方能登岸。朋友不避荒涼跋涉,“帶月”來訪,其情何深。然而,主人待客既捧不出茶,又拿不出酒,只能讓客人“空口閑談過此遭”。這怎不令人深感友情的可貴,窮苦的可傷!

此時的李實剛二十歲,他原本基礎扎實,苦讀三年后,學業大進。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二十三歲的李實離開南關應廣東鄉試,高中舉人。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李實蟾宮折桂,高中已丑科第二甲第十二名進士,該科的狀元即編撰海豐第一部縣志的羅洪先。中進士后,朝廷授李實翰林院庶吉士,后歷任江南(今南京)監察御史、北京守監察御史等職,掌糾劾官邪,條陳治道,巡按地方等事。在任期間,治政清廉,清冤除賊,政績昭然,有鐵筆御史之譽。

文采斐然一御史

李實才華出眾,文章過人,頗為后人推崇。清康熙年間碣石舉人、兵部車駕司主事盧恩,曾作《過御史李石洲先生墓》一詩以表仰慕之情:

芳草萋萋景色幽,
名賢埋玉壯山邱。
魂依碧落亭猶在,
碑印蒼苔字尚留。
位列烏臺寒棘木,
詩傳海國老松楸。
文章事業推前輩,
后學誰為踵石洲。

李實的詩文作品很多,歷500年之久,至今仍有幾首詩詞尚存民間。其詩或歌詠山川物態,或描寫仕途生活,或抒發壯志豪情,情景交融。清乾隆十年《陸豐縣志》輯有李實《過南沙渡值雨》一首,詩曰:

云意黯千山,春游興未闌。
花深紅雨重,草細綠云寬。
舟子頻招渡,征人漫倚鞍。
紛紛貪利涉,南北幾人還?

另有《過羊蹄嶺》乃作者赴廣東鄉試路過羊蹄嶺時抒懷:

羊蹄嶺上鷓鴣啼,
荒草凄凄路轉迷。
莫道哥哥行不得,
馬頭南北又東西。

這是一首抒發壯志的七絕。李實讀書期間,“經度之費,朝不及夕”。赴考費用,想必來自借貸典當。此行能夠考中,當然遂其所愿,倘若名落孫山,那必然雪上加霜,日子加倍困難。當他來到地處海豐后門的羊蹄嶺(古代由碣石去省城必經之路,《陸豐縣文物志》作“楊萄嶺”,據說為羊蹄嶺的舊稱),這里林深山陡,四處霧鎖云封,便很容易地從道路的崎嶇聯想到世事的艱辛。這時,鷓鴣鳴聲近似“行不得也哥哥”的啼聲陣陣傳來。行不得嗎?寒窗十幾年付之東流嗎?不!就是要去闖一番事業。“馬頭南北又東西”,洋溢著對自己才華的信心,顯露出不畏險阻的壯志。上述兩首詩能夠長久流傳,可見他的窮而有志,最為人們所敬重。

上世紀九十年代,在碣石鎮一處拆建的民居中發現李實為其嫡母撰寫的石刻強氏壙記,現收藏于碣石玄武山元山寺。從文中除可以了解李實的家史外,還可感受到李實承父祖之孝道與“子欲養而母不在”的天下子弟哀情,于今仍有教化意義,全文抄錄于下:

圖片

先妣李門強氏孺人壙記

先妣姓強氏,其先為常州無錫望族,洪武間來戎于碣石,父綱、母王氏。成化元年乙酉正月二十二日孺人生,賦性敦儉勤默,歸于我家君貴,家君孝悌寬仁,孺人實相之,事舅姑甚至,兄弟友愛,無私財私器,自僅足服食,外即思以及人,施棺者百余。時操甕汲灌,作家人業。中更豪家誣擠。寸業復有者,孺人益勤苦,以濟不給。生男一人,曰:葉。納我生母丘氏,生不肖五人,實、蕃、喬、昂、郁,女一人適于陳。實復愚惰,孺人始教力學,在泮十四載,而忝竊甲第,其中經度之費,朝不及夕,自一衣一味皆推以與實,抱哺之艱,作成之力,蓋世情共難者。實得竊祿于朝,守監察御史,未待封列,而孺人即世矣,嗚呼!痛哉!子葉,為散官,蕃、喬、昂、郁若其孫策、籌、籍皆知成立。孺人性不妄語笑,治家有章,有古賢母風,故諸婦皆整然修飭,不敢解廢。嘉靖壬辰五月五日而孺人卒,年六十有八,其明年一葬于碣石城北曾大父塋之前,左為孺人,虛中、右以俟家君若母丘氏千百歲后云。

明嘉靖十二年,癸巳十二月二十九日,丁酉次男守監察御史李實謹記。

另據鎮、村干部所言,李實卒后歸葬碣石,民間呼為按察墓。其后人皆居外地。

記者:沈綠洋

來源:汕尾日報

公告欄更多速看!市三防辦下發通知!汕尾市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舉報醫?;疬`法違規行為有獎 最高20萬...安 民 告 示關于汕尾市2023年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最新征地預公告懸賞通告征地告知書遷 墳 公 告認領公告最新文章【腫瘤防治宣傳】癌癥是如何致命的?一圖讀...【公告】彭湃紀念醫院2023年勞動節放假...海豐:疏通城市“脈絡”縣城北三環路升級改...“含綠量”賦能“含金量” “綠美”走出一...海豐南門湖發生這一情況!犯罪嫌疑人李錦坑以某殯儀館名義進行詐騙海豐彭湃醫院停車場這起案件告破涉案28萬!吳某欽幫助信息網絡犯罪被刑拘假的!銀保監會緊急提醒!擴散!汕尾一女子緊急求助社會...旅泰大熊貓“林惠”不幸去世,外交部發聲→女雜技演員墜亡事件,更多細節披露→無痛血尿 可能是膀胱癌的預警|全國腫瘤防...汕尾未來幾天雷雨天氣頻繁,記得帶傘海豐梅隴鎮黨政綜合辦公室最新發布速看!市三防辦下發通知!人事任免汕尾一官員被查,曾任法制局局長等...北京長峰醫院火災事故已致29人死亡,初步...教育部通報:突擊檢查!責令立即停止!
電話:0660-6909888 
傳真:0660-6991666 
微信公眾號:sw-cmw 
微信號:sw_cmw 
郵箱:3231734673@qq.com
客服電話: 0660-6909888 
廣告投放: 17727206000 
業務投訴客服 QQ: 3231734673
關于我們訪問電腦版訪問手機版
免責聲明:本站提倡文明上網,會員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登陸即表明您同意本站 用戶條款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7727206000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成人

<u id="f2vtw"><source id="f2vtw"></source></u><u id="f2vtw"></u>

<u id="f2vtw"><video id="f2vtw"></video></u>